好的数据指标能带来你所期望的变化,下面就是衡量其好坏的一些重要准则。

好的数据指标是比较性的 。如果能比较某数据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用户群体、竞争产品之间的表现,你可以更好地洞察产品的实际走向。“本周的用户转化率比上周高”显然比“转化率为2%”更有意义。

好的数据指标是简单易懂的 。如果人们不能很容易地记住或讨论某指标,那么通过改变它来改变公司的作为会十分困难。

好的数据指标是一个比率 。会计和金融分析师仅需迅速查看几个比率就能对一个公司的基本状况1 做出判断。你也需要几个这样的比率来为自己的创业公司打分。

1 这些基本状况包括市盈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员工平均营运收入,等等。

比率之所以是最佳的数据指标,有如下几个原因。

以上均以开车为例,现在再来设想一个创业公司:其软件产品采取免费加收费的模式,即同时拥有免费和收费两个版本。公司面临一个选择:是该在免费版中提供尽量丰富的功能以吸引新用户,还是该将这些功能保留在收费版本中,以促使用户为高级功能付费。两种做法各有利弊:推出功能丰富的免费版不利于销售额的增长;而免费版功能过简又不利于新用户的增加。此时,你需要一个结合了二者的数据指标来帮助自己理解,产品的改动对公司的整体业绩会有怎样的影响。否则,你可能会片面地为增加销售额而牺牲新用户的增长。

好的数据指标会改变行为 。这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随着指标的变化,你是否会采取相应的举措 ?

学会根据数据确定一条做与不做的准绳,对规范你的创业行为大有裨益。一个好的数据指标之所以能改变商业行为,是因为它与你的目标是一致的:保留用户,鼓励口碑传播,有效获取新用户,或者创造营收。

不过可惜,这招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管用。

知名作家、企业家、演讲家赛思·戈丁曾在一篇名为“Avoiding false metrics”的博文2 中举过几个这样的例子。有趣的是(或许无趣),其中一个汽车销售员例子就发生在了本(本书作者之一)的身上。

2 http://sethgodin.typepad.com/seths_blog/2012/05/avoiding-false-metrics.html

本去买新车。在签写购车协议时,销售员对他说:“下周,您会接到一个询问购车体验的电话。时间很短,也就一两分钟。评分从低到高为1到5。您会给我们打5分,对吗?我们的服务还不错,够得上5分,不是吗?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我确实很抱歉,但如果您能给我们打5分,那是最好的。”

本并没有太把这当回事(奇怪的是,也没有人“如约”打来电话)。赛思认为,这种评分机制就是一个错误的数据指标,因为它并没有促使汽车销售员为客户提供更优的服务,反而让他的口舌浪费在了说服客户给他好评上(这显然对他很重要),这与设计评价机制的初衷——提高服务质量——背道而驰。

由错误数据指标引导的销售团队也会犯同样的错误。阿利斯泰(本书作者之一)就见过某公司的销售总监将销售员的季度奖金与其正在接洽中的订单数量挂钩,而不是与已签订单数量或订单的利润率挂钩。销售员都是靠金钱驱动的,总是跟着钱走。在这个案例中,这就意味着销售团队会为了个人收入制造大量低质量的潜在客户,并将其停在“接洽”状态长达两个季度,这就浪费了本来可以多谈拢几个高质量客户的大好时间。

当然,客户的满意和确保接洽足够多的客户都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想要改变公司员工的商业行为,就必须选择那些与你希望促成的改变相关联的指标。如果衡量的指标与目标不相关,员工的商业行为就不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无异于浪费时间。更可怕的是,你可能还在沾沾自喜、自欺欺人地以为一切都干得还不错。这样是不可能成功的。

另外,数据指标之间的耦合现象也值得注意。譬如转化率 (访客中真正发生购买行为的比例)通常就是和购买所需时间 (客户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购买)相绑定的;二者相结合可以告诉你很多关于现金流的信息。类似地,病毒式传播系数 (viral coefficient,平均每个用户邀请来的新用户数)和病毒传播周期 (viral cycle time,用户完成一次邀请所需的时间)共同推动产品的普及率。当你开始探寻生意背后的关键数字时,就会注意到这些数据对;它们的背后隐藏着最重要的数据指标:营收、现金流,或产品普及率。

想要找出正确的数据指标,有五点需要牢记在心。

分析师特别关心那些能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指标,即关键绩效指标 (KPI)。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关键绩效指标:如果你是餐馆老板,该指标是每晚用掉的桌布量(翻台量);如果你是投资者,该指标是你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你运营媒体网站,该指标是广告的点击率;等等。